生活中,『三杯雞』、『三杯魷魚』都是日常美食。那『三杯』咖啡呢?你喝過嗎?開玩笑啦!不是『三杯』咖啡,而是每天最多喝三杯的咖啡。一天只要不超過三杯,不僅不會過量且對健康有幫助!
很多人都有類似的感覺,沒有先喝咖啡,無法開始每一天!這是咖啡的提神作用,也可能是咖啡上癮現象。
也有廣告說,咖啡會讓人『胃食道逆流』,咖啡真有這麼十惡不赦嗎?
咖啡做為一種被飲用最久、流傳最廣、卻也被誤解最深的飲品,這主要來自咖啡所含的咖啡因、單寧酸、多酚等成分對生理的影響。
咖啡的昨是今非
1970 ~ 1980 年代,咖啡被認為會增加心臟病、高血壓、胰臟癌、肝癌等風險,更有許多心悸、失眠、健忘、胃痛、缺鈣等等的負面報導。
1990 年後,多數的研究報告認為『只要不過量,喝咖啡對健康利多於弊。』研究報告指出,只要一天不超過 300 毫克咖啡因時就沒問題。後來又陸續發現咖啡可預防阿滋海默症、帕金森氏症丶心血管病、中風丶痛風、糖尿病等,也能保護肝臟、呼吸道、降低感染等各種優點,咖啡的罪名不只獲得平反,甚至有『百藥之王』稱號。
而這些優點與缺點,主要來自咖啡中的生物鹼(alkaloids),例如,咖啡因(caffeine)、可可鹼( theobromine)、茶鹼(theophylline)、單寧酸(tannic acid, tannin)、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抗氧化成分)、葫蘆巴鹼(trigonelline)等成分。
其中最受矚目的成分莫過於咖啡因(Caffeine)。由於在喝入咖啡因之後,具有提升耐力、提神與精神集中等效果,被稱為是史上最合法、最文青、也最普及的藥物。
咖啡的優缺點
就跟所有食物一樣,適當飲用則『利大於弊』,作為一個聰明的消費者,科學家們為我們找到有『趨吉避凶』的好方法。
根據流行病學觀察,適量喝咖啡的確有益健康,除了上面表格,適量的咖啡還能促進代謝,減少脂肪囤積於脂肪細胞與肝臟(減少肥胖與脂肪肝),同時也能減緩第二型糖尿病的發生率等優點。若想要藉由咖啡提神醒腦,不妨在早餐時及午餐後各來一杯。
再好的飲品,過量都無益
對於大部分健康的成年人,每日咖啡因攝取量在 300 mg以內是安全的,大約是 3 杯 250 cc的美式咖啡或 3 小杯的濃縮咖啡。
咖啡因戒斷症狀(咖啡因中毒)
然咖啡因雖不具成癮性,但若長期且規律攝取含咖啡因的相關飲品,仍會對咖啡因產生依賴性。如果停用飲用,可能出現所謂的『咖啡因戒斷症狀』。
少數人可能長期每天飲用超過 500 毫克的咖啡因(一天超過 4 ~ 5 杯)後,出現心理高度依賴性,稱之為『咖啡因上癮』。一般在停止飲用 1 2 ~ 24 小時後出現,2 天後症狀會消失或減輕。這些症狀可能是頭痛丶煩躁、焦慮、疲倦、頭腦不清、健忘丶注意力不集中、嗜睡、甚至噁心、嘔吐、精神紊亂等。
而如果一天攝入 5 ~ 10 公克(5000~10000 mg的咖啡因,大約 50 杯 150 毫升以上咖啡),則可能出現急性咖啡因中毒現象,如肌肉抽搐、腦水腫、低血鉀、心律不整、昏迷丶心臟麻痺、甚至死亡。
即便喝如此文青氣息濃厚的咖啡飲品,我們也不鼓勵大家狂喝,不論是何種飲品,都應該遵循「適量」的原則,才能達到既能品味咖啡也能兼具健康。
喜歡喝咖啡嗎?何不把握當下,每天都來上一杯吧!就一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