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闆,來一碗半筋半肉牛肉麵!』。牛筋、牛腱口感真好,許多民眾特別愛吃這些非常有嚼勁的筋肉組織。或者在切肉時,經常會碰到不容易切斷的地方,這時候廚師不是懷疑刀刃太鈍,就會知道是切到『筋膜』。而這個有嚼勁、不易切斷的『筋膜』,就是生物學名詞『結締組織』。
人體的筋膜(Fascial)和平常吃肉所吃到的筋、膜一樣,筋膜同樣存在人體的每一個地方,從結構較鬆散的內臟筋膜,到排列緊密、強韌的肌腱、韌帶都是。筋,是一塊一塊的,膜,顯然是一整片,但無論是哪一種,都很有韌性、很有彈性。
筋膜就是『結締組織』(Connective Tissue)
人體的生理結構中有肌肉組織、神經組織、上皮組織,這些都是讀者耳熟能詳,另外還有一個就是結締組織(Connective Tissue),是人體的四大組織之一。英文的Connective,顧名思義就是『連結』,例如,把兩塊骨頭連在一起(韌帶、肌腱);把其橫向-斜向-縱向肌肉連結在一起(筋膜);還有包覆在肌肉、骨頭(骨膜)、神經、血管、內臟、頭顱等周圍的各種膜;最後大家很熟悉的膠原蛋白、彈力蛋白等等都是結締組織,身體裡到處都是。
就以骨骼、肌肉為例,看看哪些是屬於結締組織(請見下圖),扣掉肌肉組織,幾乎全部都是,即使骨骼本身也是『廣義的』結締組織。
今天要談的筋膜,是人體的一種結構比較緊密、有彈性的『緻密結締組織 』(Dense Connective Tissue),很堅韌、有彈性、又滑溜的複合式薄膜,由淺而深遍布全身。
人體不同位置的筋膜主要是由不同比例、排列緊密的『膠原蛋白』(膠原纖維,提供筋膜強度、韌性)與彈力蛋白(彈力纖維,提供筋膜彈性)所組成。
人體「筋膜組織」大致由『細胞』和『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 matrix, ECM)所構成,負責支撐、穩固、分隔、營養等功能:
- 細胞以『纖維母細胞』(Fibroblast)為主,負責製造纖維基質與液態基質。
- 基質由纖維基質(膠原纖維+彈性纖維)與液態基質(水佔2/3、蛋白多醣類)所構成如海綿般的『膠原蛋白纖維網絡』結構。
筋膜系統 – 人體『第二骨骼』
可以這麼說,由於筋膜包裹、像『彈力帶』一樣穿梭在各組織、貫穿全身上下、裡裡外外(皮膚、肌肉、內臟、神經、血管等等),既是各組織的『隔間』,也是各組織之間的『連結』,且互相連結成一個包覆性、有彈性、環環相扣的網絡,也能達到支撐、穩固、維持姿勢的作用,因此,這些彼此連結的『筋膜系統』又被稱為人體的『第二骨骼』。
既然筋膜彼此連結,因此會『牽一髮動全身』。讀者大概很難想像,不懂也沒關係,總而言之,筋膜是一個彼此環環相扣、你泥中有我我泥中有你、糾葛不清、相互連結的組織!不管是包在筋膜裡肌肉收縮、繃緊或放鬆、拉長,都會影響附近其它筋膜的鬆緊度。
拉里拉雜談了這麼多筋膜,對筋膜有一點概念之後,讀者比較關心的應該是,筋膜受傷是什麼感覺?要怎麼處理?要怎麼保養?
筋膜與保健
明明就沒有受傷,為何感覺肩頸僵硬、痠痛?而且痠痛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大片面積?身體的『痠麻痛』,很有可能都是肌筋膜『緊繃、變形』、甚至發炎所引起,而會『一大片面積痠痛』是因為筋膜之間相互牽連所致。
肌筋膜所引起的『痠、麻、痛』(肩頸痠痛、下半身痠麻)可能是以下原因所引起的:
- 職業病
久坐、久站的上班型態(或是學生)造就了一些所謂的『職業病』:長時間維持不良的姿勢、身體動作不對(例如,盤腿等)。
平常膠原纖維、彈力排列整齊,由於彈性很好,若適當使用,會達到力道均勻分散,且很快恢復原狀。可是當民眾長時間維持固定姿勢,纖維會因此而產生僵化。
另外,上面提過,筋膜由『纖維母細胞』及『細胞外基質』所構成,含有2/3的水分,當因為長時間維持不當的姿勢,可能導致筋膜因為長時間受壓迫而缺水,筋膜變得乾扁無彈性(膠原纖維、彈性纖維都需要很多的水分),無法很快回復原狀(甚至影響到肌肉),於是一整片面積的肩頸僵硬、痠痛就發生了。
- 外力、創傷導致『筋膜沾黏』
筋膜沾黏會造成身體某些地方卡卡的、緊緊的,不但活動受到限制、力量的傳遞受干擾、無法長時間維持特定姿勢。
只要是有血有肉,就有可能發生沾黏,就像外科手術之後,很多動過刀的地方都會發生沾黏。肌肉受傷後,筋膜沾黏是最常見的問題,沾黏也是僵硬、痠痛的成因之一。
受傷或開刀,肌肉和包覆肌肉筋膜都會一起被割開,但復原的過程中,再生組織只負責生長,但不負責『對齊、排好』,也不會分辨哪些是肌肉、哪些是筋膜,因此會讓受傷部位附近的肌肉、筋膜黏在一起。受傷復原之後,肌肉、筋膜之間就無法像原本那樣順利滑動,這便卡卡、緊緊的原因。
以前痠麻痛,醫師們通常把這些不適症狀歸咎於是肌肉、骨骼、關節受傷所造成的問題,但其實,筋膜也是原因之一。
- 老化、退化
筋膜包含有細胞、彈力纖維、膠原纖維等活組織,同樣會隨著時間過去而老化、退化。退化後的筋膜會變得乾、硬,變得不靈活,肌肉的滑動便會受影響,同樣會導致肩頸痠、痛等症狀。筋膜之間環環相扣,牽一髮而動全身,一旦某一處的筋膜不靈活,也會導致鄰近的筋膜開始退化,於是痠痛、僵硬會開始擴散。
想知道自己的筋膜是否有問題
自己身體的不適是否跟筋膜有關,有哪種方法可以知道?很難!
但好消息是,現在醫院、診所有些儀器設備,例如:軟組織超音波、肌肉張力評估儀、生物電阻…等等可以幫助民眾做比較客觀的量測。因此,如果有難解的疼痛、緊繃、活動問題,建議找專業的復健科、骨科、中醫、運動醫學醫師、物理治療師等等,他們是最瞭解筋膜的專家,由他們進行評估、安排相關檢查,這是目前想知到自己的筋膜有沒有問題的最好方法。
日常該怎麼做可以預防肩頸僵硬、痠痛
只要是可以伸展肌肉的方法都能舒緩緊繃、僵硬的筋膜,例如,瑜珈、運動、按摩等等,平時沒有痠痛也可以利用這些方法維持健康。
當身體明明沒有受傷,卻產生痠痛,表示筋膜已經變緊、甚至可能已經發炎,此時就需要好好伸展。輕度緩和的運動或瑜珈,緩緩伸展,藉由肌肉收縮 – 放鬆,一來一往,就像海綿,透過擠壓讓水份進進出出,筋膜便能維持很好的水合作用,同時也能將已經僵硬、積存的廢物排出。等緩解之後,可以透過比較強的肌力訓練保養筋膜。
參考資料:
- Clinical relevance of fascial tissue and dysfunctions
- Defining the fascial system
- Dense Connective Tissue
- Fascia and Extra-Cellular Matrix (ECM) – Defining Fascia
- Fascial Fitness Training – FASCIA TRAINING ACADEMY
- Fascial Layers – Deep – Superficial – TeachMeAnatomy
- Muscle Pain: It May Actually Be Your Fascia
- What Exactly Are Fascial Adhesions And Why It Is So Important To Do Whatever Is Needed To Break Them?
- Fascial Adhesions of the Neck
- Fascia and Fascial Adhes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