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將糖尿病比喻成近視眼,一旦出現就會跟隨一輩子,隨時間推進,近視眼度數會越來越深,所戴的眼鏡鏡片會越來越厚。這個比喻原則上是對的,近視眼不會好,就像一個人已經長高,無法再讓他變矮(眼軸長度拉長、定型,無法恢復原狀)。但是讀者不要忘記,只要經過適當的訓練保養、加上生活上不要長時間增加眼睛的負擔,是有機會讓近視度數不會增加那麼快,甚至讓度數停滯下來。
糖尿病也是類似的概念,糖尿病也可以得到緩解。至於可以緩解到什麼程度,那要看胰臟能夠分泌胰島素的剩餘功能有多少(胰臟β細胞剩餘的分泌能力)而定。
糖尿病可以被緩解
一直以來,第二型糖尿病被認為是會纏上患者一輩子的慢性疾病,但有越來越多研究顯示,雖然現在沒有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糖尿病是可以控制的、甚至逆轉,讓糖尿病進入「緩解期」。
所謂「緩解」,是指糖尿病患有機會回復到不需吃藥的狀態,例如,過重的人經過減肥,或體重沒有過重的人只需要維持健康的飲食、適當的運動與正常的生活型態,就可以將血糖控制在正常的範圍內。
哪種狀況下有機會可以緩解?
在以往的研究中,緩解常見於第二型糖尿病發生的初期,就是剛發現糖尿病的時候,因為這時候的胰臟仍然有分泌足夠胰島素的能力;少見於糖尿病較晚的階段。因為隨著罹患糖尿病時間拉長,胰臟分泌胰島素的能力越來越低,緩解機會也會降低。
越早介入效果越好
藥物只是輔助,許多臨床研究證實,越早介入調整飲食、運動與生活習慣,緩解機會越大,即使是糖尿病晚期,無法達到完全緩解狀態,也可能可以少吃一些藥。
緩解並不是痊癒
當病患者進入緩解期,臨床症狀也會逐漸消失(例如,無力感),另外,血糖值和糖化血色素等數值都可以回復到正常的範圍內。請記住,這時候患者還是需要維持像得糖尿病時所採取的生活方式,如果又開始大魚大肉、葷素不忌,復發的風險比正常人高。
初期的糖尿病有機會緩解,但並不是痊癒。一定要堅持正常的飲食、適當的運動與健康的生活型態才有機會維持現狀。
雖然糖尿病初期大都沒有症狀,但是如果家族有人罹患糖尿病、體重過重(BMI> 27)、中老年長者等,可以透過早期篩檢(血糖值、糖化血色素等),這對糖尿病的預防與治療是非常重要的步驟。
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原因複雜,有先天的遺傳因素再加上後天的環境因素(飲食、活動等),而後天因素又會影響遺傳基因的表現。人是因為生病了才吃藥,已經罹患糖尿病當然需要以藥物控制,但若只想倚賴藥物注定成效不佳。正常的飲食、適當的運動、健康的生活型態才是長久之道。
參考文獻:
-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 Position statement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 remission in adults with Type 2 diabetes
- Diabetes remission in people with Type 2 diabetes means that your blood sugar levels are healthy without needing to take any diabetes medication.
- Type 2 Diabetes Remission: What is it and How Can it be Done?
- 糖尿病防治手冊(糖尿病預防、診斷與控制流程指引)- 醫事人員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