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症』(Endometriosis)是婦科中最複雜的疾病,也是罹患女性、婦科醫生揮之不去的夢魘,因為它會四處流竄、到處沾黏,治療之後又很容易復發。
前一篇文章談論經痛,罪魁禍首固然是『過多的前列腺素』,即使前列腺素沒有過多,很多女性也會因『子宮內膜異位』而經痛,這是因為在腹腔內『長了一些本來該流出去』的東西。經痛,子宮肌瘤是其一,其中最嚴重的就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它不但會導致經痛,更會導致不孕。
在討論『子宮內膜異位』如何造成疼痛與不孕之前,先來看看正常的子宮內膜。
在月經週期中,子宮內膜先增厚、鋪好床鋪為懷孕做準備,等待受精卵降臨。如果卵子沒有受精(沒有懷孕),那麼已經增厚子宮內膜組織會因為用不著而脫落。正常情況下,應該經由子宮頸、陰道流出體外。
延伸閱讀:大姨媽來之前狂冒痘,真的很阿雜!
剝落的子宮內膜,可能到處流竄,也會『增生、長大』
當月經來潮,前列腺素促進子宮收縮,除了把剝落的子宮內膜從子宮經由子宮頸、陰道往下排出體外,但是子宮內膜也可能經由輸卵管把子宮內膜推入腹腔內,散落在腹腔,黏在腹腔器官或腹膜的表面。(詳見下圖)。
內膜細胞不論是何種原因往上逆流,流經輸卵管、卵巢、到腹腔而黏上不同的器官(輸卵管、卵巢、子宮外部、直腸外部等),內膜細胞就在這些地方『住下來』。剛剛住下來的內膜細胞其實很少量,因為輸卵管很細,不會有大量的內膜細胞經由輸卵管竄入體內。
重點在於,子宮內膜細胞是活的,會回應荷爾蒙發出的訊號,它會隨著經週期的荷爾蒙(雌激素、黃體素)而增生、增厚,也會隨著荷爾蒙的降低而剝落,但脫落的內膜仍舊是在體內,因此不斷地累積。它經年累月的增生、增厚,住下來的內膜細胞就會愈長愈大,君不見,卵巢巧克力囊腫(卵巢子宮內膜異位瘤)就是一大坨。
子宮內膜『異位』 – 跑到不該去的地方
上述的就是所謂的『子宮內膜異位』。『異位』意味著『跑錯地方』,原本只應該在子宮內膜生長的內膜細胞跑到不該去的地方,停留在不該停留的地方,住下來、生長。
如果子宮內膜滲入子宮肌肉層繼續生長,稱為『子宮肌腺症』;內膜細胞停留在輸卵管上生長,會造成輸卵管阻塞,子宮內膜掉落在卵巢上生長,被稱為『巧克力囊腫』。如果異位的子宮內膜是在輸卵管或卵巢上生長,就會影響到卵巢和輸卵管功能,造成不孕。
子宮內膜除了可能由輸卵管逆流外,也有非常小的機率經由血管、淋巴到處橫行,所以也可能跑到其它器官,例如,膀胱,會有週期性血尿或解尿困難;腸道,會有週期性血便或解便困難;以及肺部週期性咳血等等子宮內膜異位症以及出血症狀。
子宮內膜異位可能導致『三痛』與不孕
子宮內膜異位症最常見的症狀就是痛,包含最常見的經痛、下腹痛(骨盆腔疼痛)、或是性交疼痛。
- 『經痛』最常見
雖然已經異位,但這些跑錯地方的子宮內膜組織依然會受卵巢性激素(雌激素、黃體素)的影響,呈現與月經周期相似的變化:細胞會生長、周圍的組織會充血腫脹、發炎、增生以及沾黏。
異位的子宮內膜也會分泌前列腺素,過量的前列腺素會使子宮過度收縮,而且會影響其它器官的平滑肌過度收縮而造成不適。異位的範圍愈大,疼痛的部位可能不只下腹部,還會延伸至腰、背、甚至全身。器官彼此沾黏,收縮時就會互相牽扯而造成疼痛。
延伸閱讀:經痛的罪魁禍首 – 前列腺素!
- 骨盆腔痛
子宮內膜異位逐漸長大進而壓迫骨盆腔器官,因此會有慢性骨盆腔疼痛。不同於週期性的經痛,這種痛是緩慢而持續、日以繼夜的痛。
- 性交痛
子宮內膜異位常會造成骨盆腔沾黏、骨盆腔器官位移,因此行房時會造成特定位置的疼痛感,也就是所謂的性交痛。
- 不孕
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女性,其造成不孕的機轉主要如下:
- 癌化
正常的子宮內膜有癌化的可能性(子宮內膜癌),異位的子宮內膜也有的癌化的可能。Romanini稱,約有 0.7%-1% 的子宮內膜異位病灶有癌化的可能。
子宮內膜異位是個不易治療的疾病,且在治療後仍然會有機會再度復發,而有很多女性因為無法懷孕而被檢查出子宮內膜異位,因此如果有上述症狀,請去尋求醫師的協助,保持聯繫並按部就班的治療。除了可以預防疼痛與不適,更能預防子宮內膜異位所可能引發的不孕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