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不少的篇幅裡都曾經提過自由基(free radicals,又稱游離基)、抗自由基、抗氧化物質(抗氧化劑)與抗氧化的重要性。不過,在這些篇幅裡,並沒有介紹自由基是如何產生的?為什麼身體會產生自由基?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猶如雙面刃、有利有弊的自由基。
自由基是什麼?
簡單地說,所謂自由基,就是具有『未成對電子』(沒有配對)的分子、原子或離子。有著奇數電子的分子、原子或離子非常不安定(具高度的活性,非常具有野性),會搶奪別的分子的電子,以便和自己未成對的電子湊成ㄧ對,形成較穩定的狀態。
而被搶走電子的分子又變成不穩定的自由基,它會再搶走別的分子的電子,於是就形成了『自由基連鎖反應』。
大部分的自由基是這樣來的:身體自然產生的副產品 + 外在因素產生的
新陳代謝產生的自由基
人體、細胞需要氧氣才得以存活,而氧氣在細胞能量代謝(製造細胞貨幣ATP)過程中,可產生許多不同型式的自由基。細胞隨時都在新陳代謝,而很大一部分自由基就是正常代謝、氧化作用下的副產品。
當粒線體在製造ATP時,就在電子傳遞鏈(electron transport chain)、細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等系統下產生,因為我們呼吸進來的氧氣出面接受電子,用來產生能量(ATP),但卻也無可避免地產生了自由基。這是沒有辦法的事,只能接受它,除非妳/你不想活了。
外在因素產生的自由基
輻射、紫外線、電磁波、抽煙、喝酒、農藥、環境汙染、藥物副作用、心理壓力、工作壓力、熬夜焦慮等,人體也會產生自由基,這就是我們稱謂的『氧化壓力』。
自由基的危害
→一旦體內自由基的數量超過人體正常防禦的範圍
(人體本身有消除自由基的機制,下一段談),
→自由基會去搶奪蛋白質、醣類、脂質等物質的電子,
→這些失去電子的物質(被氧化)再去搶奪其它物質的電子,
→最後導致體內的細胞膜、血管壁等皆遭到氧化,而基因可能突變,
→如此惡性循環,絕大多數的器官、組織的功能均會受到影響,
→各種疾病就接著產生。
科學家已證實,自由基至少與一百多種疾病有關。而當細胞、組織失去功能、甚至DNA遭受破壞時,會加速細胞死亡、促進老化進行並增加慢性病(冠狀動脈硬化、糖尿病、白內障等)、還有增加致癌機率。
少部分自由基也是身體刻意製造的殺敵砲彈
人體的調節機制非常微妙,可以容許『適量』的壞份子去對付其它入侵的細菌、病毒。當人體遭受感染、受傷或發炎的狀態時,免疫細胞會增加氧氣的攝入,產生之殺菌的自由基,作為清除細菌或殺死受到感染細胞的利器,具有預防、抵禦疾病的功能,例如,超氧陰離子自由基(O2-˙)在組織內被當作一種殺菌劑。
但不論是人體不小心製造、刻意製造或是外來因素導致產生的自由基,健康的人體本身就具有清除過多自由基的能力,即便是自己製造的炮彈,如果感染結束後,身體沒有足夠的能力清除過多的自由基,這些自由基和其它不經意產生的自由基一樣會造成細胞傷害。
人體專司抗氧化任務的系統
人體中擁有3種可消除自由基的酵素系統:
- 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 SOD)
- 過氧化氫酶(catalase)
- 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e,簡稱GSH-PX)
以上酵素在礦物質銅、鋅、錳、鐵、硒存在時,可自動清除或中和自由基。所以多攝取含這些礦物質的食物,可以協助身體清除自由基。
食物中的抗氧化劑
體內要是沒有足夠的抗氧化劑,自由基就會造成身體發炎以及提早老化。
除了維生素A、C、E、硒,現今最流行的植物化學成分(phytochemicals),絕大部分的抗氧化劑都是來自水果、蔬菜以及其它植物,例如,茄紅素、α˗ 和β˗ 胡蘿蔔素、兒茶素、花青素、類黃酮等與其它植化素都具有抗自由基、抗氧化的作用。
在無法避免自由基產生的情況下,想要抗氧化、抗老化、抗疾病,除了多吃蔬果,更要避免抽菸、喝酒等會產生自由基的不良嗜好,情緒調整,保持愉快的心情也能避免自由基的產生。
參考資料:
- Free radicals, antioxidants and functional foods: Impact on human health
- Free Radicals, Antioxidants in Disease and Health
- Free radicals, natural antioxidants, and their reaction mechanisms
- Free Radicals: Definition, Causes, Antioxidants, and Cancer
- How do free radicals affect the body?
- Everything You Should Know About Oxidative Stress
- Free radicals, oxidative stress, and antioxidants in human health and disea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