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酸除了導致痛風、關節變形,也可能導致洗腎!

許多讀者大概知道『尿酸』與『痛風』的關聯性,這是由於普林代謝之後形成尿酸尿酸濃度過高導致尿酸結晶在關節腔內沉澱引起關節發炎,也就是我們所熟悉的『痛風』。但是,許多讀者可能不知道,尿酸也會傷害腎臟,導致慢性腎臟病,甚至洗腎。

 

延伸閱讀:『痛風』容易發生在肢體末端關節,為什麼?

 

尿路結石

臺灣是洗腎王國,仔細分析,傷腎的原因其實不少,其中以『糖尿病』最為常見。根據健保資料庫統計:

  • 超過一半的慢性腎臟病都是糖尿病患者
  • 其次是高血壓,長期高血壓也會導致腎臟功能退化;
  • 接著是尿酸、藥物、自體免疫疾病所造成的間質性腎病變、腎絲球腎炎
  • 尿路阻塞、尿道逆流、反覆感染等問題,也可能影響腎臟功能。

 

延伸閱讀:高血糖會讓腎臟過濾功能故障,可能導致洗腎!

 

 

尿酸除了影響關節(痛風)、皮膚、血管,也影響腎臟

當血液中尿酸濃度超過7mg/dl(每100㏄血液含7毫克),會形成尿酸鈉鹽微細結晶,沈澱在身體各血管與器官:例如,

  • 尿酸結晶會沉澱在關節處引起關節發炎導致痛風發作、關節變形
  • 沉澱在皮膚會造成皮膚潰瘍發炎
  • 沉澱在血管處會加速動脈硬化(冠狀動脈心臟病)
  • 沉澱在腎臟(腎結石)導致腎臟病變等併發症,甚至導致洗腎

 

由上面可以看到,台灣的國病『腎臟病』,也與痛風(尿酸)有關。然而事實上,『腎臟病』與『尿酸偏高』互為因果關係:

  • 罹患腎臟疾病,尿酸更不容易排除,血液中尿酸容易偏高;
  • 尿酸大量增加,會增加腎臟病風險,造成腎功能惡化。

 

因此,如果有罹患痛風或體內尿酸濃度過高,要儘早治療痛風、控制尿酸,才能降低腎臟生病的機會。

 

 

引起痛風尿酸如何導致『腎臟病』

尿酸主要透過腎臟代謝,超過2/3的尿酸是由腎臟過濾被排泄到尿液中,可以這麼說,腎臟是全身尿酸濃度最高的器官。如果體內的尿酸濃度持續過高,腎臟的負擔就很大。高尿酸傷腎的機制包括:

  1. 高濃度尿酸直接傷害腎絲球與腎間質組織(腎小管),造成腎功能下降。
  2. 在腎臟,尿酸很容易結晶沉澱、發炎(稱腎痛風),發炎直接傷害腎臟。
  3. 尿酸鈣結石,結石掉入集尿、排尿系統便會造成尿路阻塞,影響腎臟功能。
  4. 痛風發作,經常會服用止痛藥,大部分是非類固醇類止痛藥(NSAID),這類止痛藥傷腎,日積月累會傷害腎臟

腎結石與痛風

 

 

痛風痛起來要人命,但止痛藥也傷腎

很多人會習慣在頭痛、生理痛的時候吃止痛藥,但常見的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NASIDs),會導致腎臟功能的下降。

 

NSAIDs 常見的副作用有3種:

  1. 腸胃道傷害,例如,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腸胃道出血等;
  2. 腎毒性
  3. 造成高血壓、心臟衰竭、心肌梗塞、中風等。

 

對腎臟科醫師而言,疼痛的第一時間是『找到疼痛的原因』,而不是立刻買止痛藥吃。因此不建議痛風患者自己買來吃,最好還是先就醫、確認自己的腎臟功能,再來選擇消炎止痛的藥物,對症下藥會更好,

 

痛風沒有發作,和正常人沒有兩樣,但尿酸對腎臟的傷害仍悄悄在進行。因此,預防痛風最好的方法就是少吃高普林食物、多喝水,一方面減少普林的攝取,另一方面增加尿酸的排除,才能有效阻斷尿酸對腎臟的傷害。

 

延伸閱讀:預防『痛風』就是少吃高普林食物?不完全對!

 

 

參考資料:

  1. Gout Symptoms, Causes, Treatments, and Relation to Kidney
  2. Gout and kidney disease
  3. Gout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 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
  4. Gout ‘more than doubles’ risk of kidney failure
  5. Gout Patients Face a Much Higher Risk of Death from Kidney Disease
  6. Management of gouty arthritis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7. The Role of Uric Acid in Kidney Fibrosis
  8. Uric acid and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 time to act?
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