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曾經歷頭痛到想撞牆或有想把頭剁下來的衝動?頭痛真的很難過,但也非常普遍。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最常見的疼痛是齲齒,『緊縮性頭痛』次之,『偏頭痛』排第三。面對一個如此常見的症狀,各位讀者,你有認真看待頭痛的問題嗎?
根據臨床統計,民眾對待頭痛的態度呈現兩極化,不是完全忽略、不把頭痛當一回事,就是太過關注,不斷地懷疑是不是腦袋裡長了壞東西而提心吊膽。
頭痛,只是一個症狀。就像發燒,感冒、腸病毒感染、腎臟發炎等都可能引起發燒。頭痛也是一樣,眼壓過高、感染、頭部外傷、睡不好、抽菸太多、宿醉、吃冰、藥物等等,還有民眾最關心的腦瘤,都可能是引起頭痛的原因。
頭痛可分為結構異常與功能異常
頭痛原因成千上百,從沒有大礙、到可能危及生命的嚴重疾病,都可能引起頭痛。但是絕大部分頭痛都是良性的。頭痛雖然普遍,但不會每天發生,且通常事出必有因。
在腸胃道過敏』有可能是腸漏症!文章裡提過,身體會生病,只有兩個問題:一個是結構發生問題,另一個是功能發生問題。
- 結構異常:這類似『硬體問題』,因腦部結構有變化而出現的頭痛,醫學稱『次發性頭痛』,可能是腦部長瘤或血管破裂壓迫到腦膜、血管和神經而產生頭痛。這確實嚴重,但相對少見。如果是腦部結構出問題,腦部磁振造影、電腦斷層掃描等大都可以檢查出來。
- 功能異常:這是『軟體問題』,功能運作不順暢,醫學上稱『原發性頭痛』。就頭痛而言,大部分都是功能出問題,即使反覆進行任何影像檢查都不會發現異常。而那些持續多年或者間斷性發作的頭痛,往往是軟體出問題。例如,我們接下來要談約佔頭痛 90% 以上的『緊縮性頭痛』和『偏頭痛』都是軟體出了問題。
頭痛就像發燒,是許多疾病的共同症狀,找出原因就能『對症下藥』
既然頭痛原因百百種,眼壓過高、鼻竇發炎、感染(感冒、瘧疾、腦炎及腦膜炎)等疾病都會引發頭痛。不談感染或其它可能引起頭痛的疾病,就討論一般最常見的『緊縮性頭痛』、『偏頭痛』以及大家最擔心的腦部腫瘤、血管畸形等所引起的頭痛。
- 緊縮性頭痛
緊縮性頭痛發生的位置大都在後腦杓(後頸部)、太陽穴等有肌肉的部位。
造成『緊縮型頭痛』的原因目前醫界認為和不合生理的工作姿勢、精神緊張、缺乏休息或睡眠、長時間沒有改變姿勢等所引起的『由不得自己的肌肉長期緊縮』有關,另外,心理因素、壓力也可能是『緊縮型頭痛』的原因。
因此,建議以下的方法可以減少緊縮性頭痛的發作頻率與嚴重程度:
- 離開喧囂、令人緊張或持久單調的環境
- 適當運動,放鬆
- 保持好心情
- 熱敷、按摩有助血管擴張、肌肉放鬆
- 泡熱水澡、睡個好覺是治療的好方法
疼痛症狀為一漲、一縮,呈現如同血管搏動性的抽痛,醫界也稱之為『血管性頭痛』(會跟著心臟跳動的頻率抽痛),大部分是位在太陽穴的一邊(也可能是兩邊),『丟丟痛』(台語)可謂最恰當的描述。雖然目前對於偏頭痛發生的原因有很多爭議,但大部份醫師認為,偏頭痛是因為腦部血管激烈收縮、擴張所造成。
最近的研究發現,除了血管問題,神經可能更重要,或許變化很小,但人腦非常敏感,即使是些微的變化也可能造成患者不適。
根據流行病學統計,緊縮性頭痛、偏頭痛的共同點是,和現代社會緊張的生活、工作壓力、睡眠不足等息息相關。
- 結構性頭痛
腦部外傷、腦血管畸形、腦腫瘤、甚至宿醉都可能引起結構性頭痛,主因為結構改變,壓迫到腦膜、血管和神經而產生頭痛。對於民眾最關心的腦部腫瘤,百分之八十五的腦腫瘤患者除了頭痛,還會有其它狀,例如,視力受損、步態不穩、行為錯亂、癲癇等。一般而言,隨著腦瘤持續長大,腦壓增高,疼痛會加劇。
檢查是否腦部結構性異常,CT(電腦斷層掃描)、MRI(核磁共振造影)及 Angio(血管攝影)為最常用的儀器。
頭痛只是一種症狀,要解決頭痛問題,必須先確定造成頭痛的原因。許多人都曾有過頭痛的經驗,如果經常頭痛,絕不可忽視,尤其是頭痛發作時,藥物無法止痛、每次頭痛時間很長、次數很多、逐漸增多,頭痛合併發燒、癲癇、神志不清等,只要覺得不正常,就必須看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