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會忘了呼吸嗎?當然不會。既然不會忘了呼吸,那為什麼會有『睡眠呼吸中止症』(sleep apnea)這個問題?
只要吃東西,不需要你發號施令,消化系統就會主動開始消化;心跳、血液循環也是自主性。雖然你偶而可以控制呼吸,想『暫時憋住不呼吸』,但很快便撐不住,因為呼不呼吸,大部分的時候都由不得你。
呼吸是人體唯一一種可同時透過『意志自主控制』、和『非自主控制』的生理功能。『意志自主控制』意思是你想大口吸氣、大口呼氣、想憋氣時就可以這麼做;『非自主控制』意思是當你忙著工作、忙著聊天或在睡覺時,即使自己『忘了呼吸』,呼吸也沒有因此而停止,這部分是由『自律神經』所控制。
延伸閱讀:『自律神經』管很大,但就是不讓你管!
我們常說,人會生病,若不是生理結構出問題,就是生理功能出問題。在談『睡眠呼吸中止症』之前,我們就先來看看正常的呼吸是怎麼回事。
正常的呼吸道
簡單來說,要吸氣或吐氣需要有通道,此為『呼吸道』,呼吸道可以分三部分:
- 上呼吸道:鼻、鼻道、鼻竇、喉和咽;
- 氣管:氣管、支氣管、次級支氣管:
- 肺:小支氣管、肺泡管、肺泡,此為下呼吸道。
正常情況下,外面的空氣會經由鼻腔(吸)→上呼吸道→氣管→肺→氣管→上呼吸道→鼻腔(呼)→外面。
呼吸道最複雜的區域是上呼吸道,除了『鼻道』,這附近還有『食道』的各種器官(咽、喉)在此交會。(詳見下圖)
『睡眠呼吸中止症』最常發生的原因是因為『呼吸道被堵住』
即使在睡眠中,呼吸也不會停止。『睡眠呼吸中止症』是指在睡眠中因為某些原因,呼吸突然停滯,停止呼吸大概會持續 10~15 秒之後,突然倒抽一口大氣,繼續呼吸。口鼻『呼吸氣流』停止大於 10 秒,即可稱之為呼吸暫停。
最常發生的原因是呼吸道『堵塞』,另一個原因是呼吸中樞『生病』。根據造成呼吸中斷的原因,醫界將其區分為『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與『中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以及同時具備兩者的『混合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 阻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 Syndrome)
生理結構出問題,『阻塞』是大部分睡眠呼吸中止症發生的原因。
- 病患的上呼吸道『結構異常』:例如,鼻息肉、鼻甲肥大、鼻中隔彎曲、鼻竇炎、軟顎過長或肥大、扁桃腺肥大、腺樣體腫大、舌根肥大等等原因,導致上呼吸道阻塞,使得在睡眠中,會短暫、卻頻繁地發生呼吸中止或是停滯的現象。(詳見上圖)
- 睡眠時,肌肉、軟組織會放鬆。患者(肥胖)有可能因為軟組織特別大,或呼吸道肌肉過度放鬆,再加上「仰躺」的姿勢,導致我們呼吸的通氣道被堵塞。
由於大部份的睡眠呼吸中止症屬於『上呼吸道阻塞』,因此醫師檢查的重點就是在觀察上呼吸道的結構是否異常以及阻塞的嚴重程度,特別是咽部(軟腭後面的空間)、下咽部(舌頭後面的空間)之通暢度(鼻咽、口咽軟組織是否塌陷)。
- 中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睡覺時,這時候的呼吸是由自律神經調控,具體而言,是由延髓和腦橋控制,這幾個區域形成了『呼吸控制中心』。
腦部可能因為中風、創傷、感染,呼吸中樞生病而不能發出呼吸指令而造成睡眠呼吸中止。這是功能出問題。
- 混合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同時患有阻塞型與中樞型睡眠呼吸中止症。
這些人容易發生呼吸中止症
以臺灣的調查數據顯示:男性、肥胖、脖子較粗短、呼吸道較窄、年紀較大、家族史、有過敏性鼻炎等人,容易患有阻塞型的睡眠呼吸中止症。
既然睡眠呼吸中止症是發生在睡眠時間,病患往往並不自覺的,那麼民眾如何知道自己是否罹患這個疾病?根據統計,常見的臨床症狀包括:
- 嚴重打鼾
- 睡眠時喘氣
- 睡不飽
- 睡醒時口乾舌燥
- 白天頭暈、頭痛
- 白天過度疲倦、嗜睡
- 反應慢、注意力不集中
- 記憶力減退、高血壓
- 易怒
雖然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並不會導致死亡,但睡眠一直被中斷,容易導致白天感覺特別疲倦,短期會影響生活、工作品質,長期睡不飽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調(交感神經作用增強),容易引發慢性高血壓,增加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導致心肌梗塞或腦血管栓塞中風的機率升高。因此,如果民眾發現出現上述症狀,有可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所引起,建議就醫檢查,以確保健康無虞。
延伸閱讀:自律神經失調會影響全身,要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