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流汗,中暑機會高!

常聽到有化妝習慣的美眉說:「我不太會流汗,很好,不容易脫妝。」

你常流汗嗎?如果是,恭喜你,你的體溫調節thermoregulation)能力很正常。如果不常流汗,當夏季來臨會有一點危險,除非你有防護措施或整天躲在冷氣房裡。

不提後天神經病變或先天神經發育不全,在正常情況下,流汗主要是要調節體內溫度,由交感神經控制。不流汗其實是不健康的,因為自律神經一旦失調導致不流汗,未來身體很難適應外在環境的變化,很多不舒服的慢性疾病就會因此而產生

 

 

自律神經失調導致不排汗

記得我們在『自律神經』管很大,但就是不讓你管!的文章裡提過,流汗、血管擴張都歸自律神經管控(交感神經),不是你想流汗就可以流汗、或不想流汗就不會流汗。

流汗是為了什麼?當環境溫度高於體溫時或者活動過後,也就是當你「感覺熱」的時候,流汗與水分的蒸發就是人類最快的散熱方式。例如,民眾會把衣服掀開,吹吹風讓水氣帶走身上的熱,又或者會張大嘴巴,大口呼出熱氣。如果這些體內的熱沒有即時排出,人會不舒服。

其實,平常身體就會藉由無感出汗與呼吸排出體內熱氣。當環境溫度不高,體內的熱很容易「輻射」出去,不需要藉由大量水分散熱,水蒸氣量很少不會凝結成汗水,所以我們沒有感覺。

流汗示意圖

不論是人或是動物,在天熱的時候會找陰涼處休息、消暑。現代人的日常生活裡,接觸冷氣、空調系統已經是常態,不論是辦公大樓、汽車裡、便利商店、銀行郵局、甚至回到家裡,在高溫的戶外環境活動後,有非常多的機會快速進入有空調環境消暑

流汗讓人很「阿雜」,雖然散熱比較慢,卻是人體自然排除體熱的方式。而便利的空調,經常讓交感神經處於快速的冷熱交替,會降低交感神經適應冷熱的能力,最終導致不容易排汗

 

 

不排汗,最嚴重的結果就是中暑

人是恆溫動物(核心溫度,core internal temperature,為攝氏 37 ~ 37.8 度:體內中心,臟器所在),無論外在環境是冷、是熱,體溫調控機制會讓身體維持在恆定的溫度,「核心體溫」一旦超過攝氏 42 度,很可能導致腦部受損、甚至死亡

人體隨時都在新陳代謝,隨時都在產熱,也隨時都在散熱,一旦外面環境太熱,怕體內的產熱排不出去,體溫調節中樞(下視丘)就會傳達散熱的需求,刺激交感神經,促進汗腺排汗,把體內的熱快速排出去,等體內的熱達到核心溫度,流汗就停止了。

氣溫高於 35℃ 的時候,汗腺如果無法有效排汗,就令人擔心了!因為在氣溫 35℃ 以上,人體有 90% 體內產生的熱是經由流汗或水分「蒸發」排出,流汗是在高溫下人體散熱最主要的方法(詳見下圖)。

身體排熱示意圖

但是,當身體還處在流汗階段(散熱狀態)就進入到冷氣房,一接觸到冷空氣,原本擴張的毛孔、微血管立刻收縮,導致體內的熱無法充分藉由汗水排出

皮膚對「冷」會有這麼強烈的反應,是因為皮膚的冷覺接受器的數目比熱覺接受器多,甚至可多達十倍,身體對熱的感覺比較慢,對冷的反應更快更強烈。例如,當你很熱的時候,如果很快喝下冰水、或大口吃冰,是否曾有「突然頭痛」的經驗?因為一接觸到冰冷,導致血管快速收縮拉扯到神經,而讓人頭痛欲裂。對冷,會有這麼強烈的感覺,對熱,不會。

從很熱→很冷,這樣的生理反差讓原本要散發的熱被鎖在體內。因為接觸冷氣而無法排熱,體內的達到恆溫需要更長的時間。當自律神經被迫必須經常在很短時間內適應急遽的溫度變化,時間久了,會變得混亂,調節體溫能力變差。

自律神經失調後,總有一天,氣溫上升,汗腺也很難發揮功能,無法協助散發體內的熱,熱只能悶在身體裡,終究會因為無法排出體內的熱而導致中暑。中暑,是「體內的熱」難以排到體外,而不單純只是因為環境太熱,這點要弄清楚。

請讀者想想,熱可以煮飯、煮菜,體內的熱如果沒有很有效的排出去,即使溫度不像煮菜時那麼高,這些沒有排出去的熱悶在體內,會把內臟「悶」到何種程度,任何人都無法保證。熱會讓你不舒服,同樣也會讓內臟不舒服,很多慢性疾病會因此而發生,而內臟不舒服到了極致,就是中暑,嚴重會導致死亡。

所以,平常不容易流汗的人,體溫調節能力也會隨之減弱,導致使身體無法應付酷熱的環境而容易中暑。至於體內的熱如何傷害我們的身體,以及要如何提升「出汗能力」,請見下回分解。

 

 

參考資料:

  1. What is thermoregulation?
  2. Physiology, Temperature Regulation
  3. Thermoregulation in Humans
  4. Temperature Regulation, Heat Balance and Climatic Stress
  5. Limitations to Thermoregulation and Acclimatization Challenge Human Adaptation to Global Warming
  6.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 — 熱傷害的種類,有什麼症狀?
購物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