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性澱粉有很多優點,但吃多了還是會胖!

聽說抗性澱粉(Resistant starch, RS)可以幫助減肥?可以降低膽固醇、調節血糖、維持腸道健康、預防大腸癌、…,是真的嗎?抗性澱粉是什麼?它跟澱粉有何不同?

抗性澱粉 減肥 熱量 消化 利用率

 

事實上,日常生活中,只要含澱粉的食物,或多或少都含有些抗性澱粉,但某些食物的抗性澱粉含量比較多,例如,皮是黃綠色的香蕉、冷米飯、冷馬鈴薯、冷番薯、冷豆類等。對了,就是沒那麼成熟的食物含有較多的抗性澱粉、或低溫造就了抗性澱粉的生成

 

 

抗性澱粉確實有不少優點

抗性澱粉有這麼多優點,主要來自它不好消化的特性。所謂抗性,指的是『抵抗』消化酵素的消化作用,意思是抗性澱粉不容易被消化:消化時間會拉長,也不易消化完全。

 

一般澱粉很容易被分解成葡萄糖,是人體能量最重要的來源。抗性澱粉也是澱粉,只是比較難消化。於是這些在小腸內沒有被消化掉的抗性澱粉就進入了大腸。進入大腸後的抗性澱粉,功能類似可溶性膳食纖維

 

  • 抗性澱粉也是澱粉,吃了有飽足感,但不易被消化,有助控制體重。有幾項研究表明,抗性澱粉有助於減輕體重,主要是因為增加飽足感與降低食慾
  • 改善胰島素的敏感性。因為不易被消化吸收,血糖不致於快速飆升,幫助控制血糖,從而降低罹患某些慢性代謝性疾病的機會。
  • 在大腸中的抗性澱粉其功能類似可溶性膳食纖維,隨著抗性澱粉在大腸中發酵,會產生更多有益細菌,也可增加丁酸鹽等短鏈脂肪酸的產生。短鏈脂肪酸在腸胃健康中有著關鍵作用,例如,一些研究表明它們有助於預防結腸癌。
  • 減少便秘、改善消化系統健康

 

 

抗性澱粉不是你想吃就吃得到

抗性澱粉雖然有這麼多好處,但並不是你想吃就吃得到。讀者比較常聽到的是,吃冷飯可以減肥、冷飯的抗性澱粉含量較高。澱粉經由加熱煮熟、冷卻,澱粉因為結構發生變化產生抗性澱粉,但澱粉食物放涼≠很多抗性澱粉,能不能轉變成抗性澱粉還會受下列因素影響:

  • 澱粉食物中”支鏈澱粉”和”直鏈澱粉”的比例

研究發現,澱粉食物中直鏈澱粉含量高的,冷卻後抗性澱粉含量也高,例如,冷飯、壽司、冷麵、冷馬鈴薯、冷番薯等。

但有些澱粉天生就是無法經由加熱、冷卻而轉換成抗性澱粉,例如,粽子。粽子的糯米澱粉有99%以上是支鏈澱粉,因此即使把粽子拿去冷藏也無法獲得大量的抗性澱粉

 

  • 冷藏的澱粉食物含有多少水分

雖然冷藏有利於抗性澱粉的生成,但水太多的時候,澱粉很難變乾變硬。例如,米飯含水量較少,冷卻後會產生較多的抗性澱粉,但含大量水分的粥即使拿去冷藏,也不會產生更多的抗性澱粉

 

  • 澱粉食物是冷凍、還是冷藏

冷凍讓澱粉之間的水分子直接凍結,導致澱粉分子無法團抱在一起,因此冷凍會阻斷抗性澱粉的產生,冷藏才是比較好的方式。

 

  • 冷藏的澱粉食物是否再加熱

當食物冷藏產生抗性澱粉之後,例如,吃冷飯,可以吃到較多抗性澱粉;如果再把冷飯加熱,抗性澱粉含量就會降低。

 

 

抗性澱粉吃多了還是會胖,而且容易脹氣

抗性澱粉在本質上還是澱粉,雖然不易被人體充分消化吸收,但熱量絕非等於零,只是比好消化的澱粉低一點點。一般澱粉的熱量是4大卡/公克,抗性澱粉依然有2.8大卡/公克。

 

抗性澱粉並非單獨存在。假設一碗剛煮好的白飯含有1公克的抗性澱粉,冷藏後或可增至2公克,但這碗飯,除了2公克的抗性澱粉,其餘的都是一般澱粉,吃多了還是會變胖

 

抗性澱粉在體內的作用類似於膳食纖維,平時我們就能在食物中獲得,然而,食用較多的5可能會導致輕微的副作用,例如,脹氣和腹脹。某些讀者應該有經歷過吃大量番薯後的腹脹以及容易放屁。

 

 

抗性澱粉或許有很多好處,但是想用抗性澱粉減肥,絕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想要健康、有效的減重,還是要從良好的飲食、運動與生活習慣做起。

 

 

參考資料:

  1. What is resistant starch?
  2. What is Resistant Starch?
  3. What to Know About Resistant Starches
  4. Resistant Starch: Promise for Improving Human Health
  5. Resistant Starch 101 — Everything You Need to Know
  6. 9 Foods That Are High in Resistant Starch
購物車